雜志概況
本刊公告
+more
《分析化學》雜志是由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和中國化學會共同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學術期刊。主要報道我國分析化學創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國內外分析化學學科的前沿和進展,成為工、農、醫、國防、環境等各個學科中應用最廣泛的刊物之一??镌O有特約來稿、快報、研究報告、評述與進展、 儀器裝置與實驗技術等欄目。為廣大讀者提供最新的分析化學的理論、方法和研究進展,為分析化學工作者提供國內外最新分析儀器信息,促進學術交流和科技進步,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服務。 《分析化學》于1972年創刊,全年共12期(月刊),每月10日出版,銅版紙彩色印刷,大16開本(尺寸:210×297mm),內文160頁。 讀者對象主要為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等從事分析化學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員、專家、院校師生及分析儀器設備的采購管理人員;同時也是有關圖書館、情報等部門必不可少的信息來源。 《分析化學》從1999年開始被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正式收入《科學引文索引擴大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 SCIE), 同時還被收入Research Alert和Chemistry Citation Index等ISI系列。論文已被包括美、英、日、俄的國內外近30種文摘刊物和檢索系統收錄。多年來,本刊逐年被選入美國權威文摘《化學文摘》(CA)摘引量最大的1000種期刊(簡稱“CA千種表”)中,并居我國入選“CA千種表”期刊的前列。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歷年來發布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本刊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均居中國科技期刊排序前列。 《分析化學》始終瞄準學科前沿,在選題和組稿上力求起好的導向作用,刊發了大量頗具影響力的論文,對于引導分析化學學科發展,服務于國民經濟建設,以及培養和扶植人才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貢獻。年均收稿量1000篇,載文量270篇/年。 期刊數字化平臺建設卓有成效,2008年建立的行業性資訊網站是目前我國科技期刊的亮點,內容豐富、版式新穎、功能完善。定期發布有關本行業的資訊、會議信息、人物專訪、書訊、新儀器、招聘信息等。并逐步開通了電子導刊、中英文網刊、在線咨詢、微博、微信公眾平臺(2013年)等。 本刊重視期刊經營對發展的重要性,不論是專業人才的吸收和培訓,還是與專業廣告公司合作,都體現了科技期刊的市場化經營能力的提高。中文紙質版和跨國出版商合作發行的英文電子版,發行量在科技期刊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 表1 歷年所獲獎勵及資助
|
![]() 第三世界科學院 院士 汪爾康教授 | 尊敬的各位作者、讀者, 來,《分析化學》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均居我國科技期刊前列(見表1)。最新公布的本刊2007年SCI影響因子達到0.513,被引頻次1624。
3.2 加強網站建設,提高辦公自動化管理水平 本刊于2004年6月16日正式開通分析化學網站(http://www.jinnengbattery.cn),實現了網上接收送審、網上審稿、網上查詢和清樣修改,處理稿件的節奏和工作效率明顯提高。網站建立后,來稿量激增。論文的學術水平有了明顯提升,研究報告論文的數量逐年增長。對稿件處理全過程實現了微機化實時動態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了稿件處理過程和論文發表周期,提高了論文的時效性。 不斷更新網站的內容,擴大網站的信息量。在本刊網站上定期發布有關本專業的會議信息、化學工業出版社和科學出版社的新書訊、有關新儀器的相關信息等。 編輯人員每天通過本刊網站在線回答作者和讀者的詢問,強化與作者和讀者的交流,努力使本刊成為分析工作者的良師益友。 3.3 加強國際合作,不斷提高國際化程度 2006年1月,本刊與國際著名科技出版集團Elsevier合作,在不增加編輯部人員編制的情況下,創辦《分析化學》英文電子網絡版(月刊),截至2007年底兩年24期共發表英文論文160余篇,有的論文當年即被引用6次。 為了提高刊物的質量和學術水平和擴大期刊的影響力,我們積極參加國內的有關分析化學領域的學術會議,與專家建立廣泛和密切的聯系,作好審稿人的遴選,充實本刊的“中國分析化學專家數據庫”,通過專家數據庫挑選論文審稿人。例如,本刊2006年9月參加在大連舉辦的第四屆國際華夏學者分析化學研討會,本刊為該會議評選的“POSTER獎”獲獎者提供2007年全年的期刊作為獎勵。本刊從2007年起組織和評選《分析化學》優秀論文獎,鼓勵和推介分析化學的新人、新成果。 檢測;毛細管電泳核酸分析用于重大疾病的診斷研究及從組合化學庫中篩選新藥等成果;為防治疾病、探索大腦信息傳遞和大腦化學及根據人體基因變化進行早期臨床疾病診斷提供了新的應用前景。許多研究成果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和信息,直接經濟效益和潛在經濟效益巨大。據不完全統計,2000~2007年本刊發表論文獲省部級以上成果獎近百項。
|
顧 問:柴之芳 陳洪淵 董紹俊 黃本立 江桂斌 龐國芳 譚蔚泓 姚守拙 俞汝勤 張玉奎 趙宇亮 周同惠
榮譽主編:汪爾康
主 編:楊秀榮
副主編:楊帆 陳義
委 員 (筆劃為序):
畢樹平 | 陳煥文 | 陳興國 | 陳 義 | 楚 霞 | 崔 華 | 戴志暉 | 鄧兆祥 | 段憶翔 |
樊春海 | 方 群 | 方曉紅 | 馮鈺锜 | 關亞風 | 郭良宏 | 何 彥 | 侯賢燈 | 胡效亞 |
黃承志 | 黃衛華 | 黃巖誼 | 江云寶 | 蔣健暉 | 蔣興宇 | 鞠熀先 | 亢曉峰 | 孔繼烈 |
李根喜 | 李攻科 | 李景虹 | 李正平 | 梁高林 | 梁鑫淼 | 林金明 | 劉寶紅 | 劉買利 |
劉 震 | 劉志洪 | 龍億濤 | 盧小泉 | 陸豪杰 | 逯樂慧 | 馬會民 | 毛蘭群 | 聶 舟 |
聶宗秀 | 牛利 | 歐陽鋼鋒 | 龐代文 | 錢小紅 | 任吉存 | 邵學廣 | 邵元華 | 雙少敏 |
唐 波 | 唐惠儒 | 唐智勇 | 田 陽 | 汪爾康 | 汪海林 | 汪樂余 | 汪夏燕 | 王宏達 |
王建華 | 王柯敏 | 王秋泉 | 王小如 | 吳海龍 | 夏 帆 | 夏興華 | 徐國寶 | 徐靜娟 |
許國旺 | 嚴秀平 | 顏曉梅 | 楊朝勇 | 楊 帆 | 楊黃浩 | 楊芃原 | 楊榮華 | 楊秀榮 |
葉明亮 | 再帕爾·阿不力孜 | 張成孝 | 張春陽 | 張 凡 | 張麗華 | 張書圣 | 張四純 | 張曉兵 |
張新榮 | 張學記 | 張忠平 | 鄭 健 | 鐘鴻英 | 朱俊杰 | 莊乾坤 |
姓名 | 職稱 | 工作單位 |
孫 健 | 副研究員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艾可龍 | 教授 | 中南大學 |
郭瑋煒 | 教授 | 南開大學 |
徐 琳 | 教授 | 吉林大學 |
李亞麗 | 副研究員 | 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 |
王冉冉 | 副研究員 |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
闞瑞峰 | 研究員 |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陳池來 | 研究員 |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丁家旺 | 研究員 | 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
李 敬 | 研究員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李冰凌 | 研究員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杜 衍 | 研究員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許元紅 | 教授 | 青島大學 |
劉長宇 | 教授 | 五邑大學 |
張立學 | 教授 | 青島大學 |
李琳琳 | 研究員 | 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 |
周 明 | 教授 | 東北師范大學 |
武 烈 | 助理研究員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于 萍 | 研究員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黃 鑫 | 副研究員 | 長春中醫藥大學 |
段國韜 | 教授 | 華中科技大學 |